北京市部分区计划生育协会亮点工作综述
东城:发挥协同优势,守护儿童心理健康
为深入推进“健康东城”建设,践行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北京市东城区计生协以0—18岁儿童和青少年(以下简称“一小”)健康管理服务为切入点,开展具有东城区特色的健康联合体试点工作。东城区计生协牵头成立儿童心理健康师资培训中心,开展儿童行为问题干预项目。
2015年年底,东城区被确定为全国“科学育儿试点区”,由原区卫生计生委产权投资建设指导中心。2016年,东城区计生协以指导中心为基地,以婴幼儿早期发展为主要内容,开展亲子示范课程研究、优化婴幼儿家庭养育环境系列讲座、婴幼儿情感社会性研究项目等工作,并承接了中国计生协“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及北京市计生协社区儿童中心等服务项目。指导中心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于2021年牵头成立东城区“一小”健康联合体试点,推动工作方式由全区科学育儿活动示范基地逐渐向托育综合教学科研培训基地转型。东城区计生协作为联合体中的社会力量有着自身协同合作的优势。
为切实落实东城区“一小”健康联合体建设工作任务,东城区卫生健康委、计生协共同召开了东城区卫生健康系统儿童心理健康培训需求座谈会,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领导和专家组,共同听取一线医护人员对于临床中遇到的患儿和患儿家长心理及情绪问题的反映,从中了解到当前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保健是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薄弱环节。
为帮助社区卫生工作者做好健康“守门人”,东城区计生协与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合作,启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线下授课培训项目。首都师范大学团队根据座谈中提到的有关需求,拟定培训方案,以子课题方式开展培训。考虑到需要鼓励基层医护工作者积极参与培训并提升自身综合服务水平,东城区计生协委托东城区妇幼保健院为培训申报了2023年度医务人员再教育二级学分,有效激发了一线工作者学习的积极性。培训项目围绕儿童早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亲子互动质量与儿童早期注意行为的发展、沙盘游戏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儿童早期发展评估等方面多角度设计授课内容,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
丰台:属异两地计生协“拉手”促服务
北京市丰台区约有7万名安徽省合肥籍人口,丰台区计划生育协会发挥着“六项重点任务”中“流动人口服务”的重要作用。
建立联系结成互助对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驻丰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联络站成立于2014年,自建站以来,联络站就主动与丰台区计生协形成“拉手”关系。结对关系有助于属地计生协更加有效地开展政策宣传,落实服务举措,进而增强了异地计生组织对群众的凝聚力,使其能够很好地利用属地资源为家乡人提供市民化服务。
促建流动人口计生协
为了充分发挥计生协的独特优势,组织引导流动人口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建立便于组织、便于活动、便于管理的流动人口协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和举措。在庐江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络站良好的组织架构和联络服务基础上,丰台区计生协按照《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为其提供建会的相关资料、建议和指导,以全心全意为育龄群众和计划生育家庭服务为宗旨,积极促进庐江县流动人口计生协的建立,助其发挥好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作用。
属地担当共享健康服务
自与庐江县计生联络站对接后,丰台区计生协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流动人口提高健康意识,还专为庐江县驻丰台区的流动育龄人群免费开展了“两癌”筛查。在艾滋病防治、传染病防控等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上,积极联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群众发放宣传折页,以短平快的方式让群众提高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降低发病率。此外,还为流动人口制发了“健康丰台 共享幸福”健康服务礼包,为联络站定期提供免费避孕药具,每年的“9·26世界避孕日”,还参与并协助庐江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举办主题宣传活动。
市民化服务促进区域和谐
丰台区计生协每年在全区范围内对由各街镇推荐的100户“幸福家庭”进行表彰,自流动人口计生协成立以来,便将流动人口家庭也纳入评选活动,流动人口家庭的归属感,以及共同打造辖区和谐的义务;组织流动人口中0—3岁婴幼儿家庭参与丰台区每年举办的“宝贝大赛”活动,使家长意识到在外生活打拼的同时更要注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将流动人口家庭中的特殊困难计生家庭纳入每年元旦、春节“两节”走访慰问特殊困难计生家庭范围,同时建议流动人口协会将此作为每年例行工作之一。
“两地”计生协拉手走过近十载,无论是机构改革、职责变化还是人员调整,丰台区计生协与庐江县流动人口计生协从未松手,尽所能合力助推流动人口服务措施落实见效。
海淀:高质量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
2020年以来,北京市海淀区计生协不断健全家庭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服务阵地、打造服务队伍、普及健康知识、推进健康活动等具体举措,切实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和水平,增强群众家庭幸福感和健康获得感。
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加强顶层谋划。海淀区计生协将家庭健康促进行动试点工作项目连续几年纳入协会年度重点工作,成立项目工作小组,推动形成区计生协牵头,区爱卫办、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残联等部门协同的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格局。二是加强资金保障。主管领导多次为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区卫生健康委每年拨付宣传经费支持街镇开展家庭健康宣教活动。三是加强资源整合。链接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资源,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的参与,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加强阵地建设,组建服务队伍。一是建设多层服务阵地。通过改造、融合等方式逐步建立区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2个,区级生殖健康宣传教育中心1个,专项健康服务阵地80个,同时以650余个村居委会为基础健康服务网点,初步形成海淀区家庭健康立体服务网格。二是打造优质服务队伍。组建了一支近20人的家庭健康指导员师资专家库。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3年来累计培养家庭健康指导员300人,培养残疾人家庭健康指导员1115人。三是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每年举办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不断提升家庭健康指导员的服务能力水平。
普及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一是大力推进优生优育指导和婴幼儿照护服务。面向全区托育机构负责人、保育员和卫生保健人员开展托育机构培训6场。面向全区婴幼儿家庭开展科学育儿知识讲座12场。各“向日葵亲子小屋”(宝贝基地)每年开展育儿指导、父母课堂、亲子活动等约200场。二是不断优化生殖健康综合服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承接中国计生协生殖健康综合服务项目,依托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联合开展集宣传、教育、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生殖健康综合服务工作。三是不断提升计生特殊家庭和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连续实施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住院补贴保险。开展计生特殊家庭相关服务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计生特殊家庭的联系人、志愿者、家医助理等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依托“暖心家园”基地,每年开展集体庆生、文艺养生、交流联谊、健康讲座、郊游踏青等帮扶活动。四是关爱新市民健康。承接中国计生协新市民健康行动项目,组织企业新市民职工和社区新市民家庭开展健康讲座、义诊、亲子互动等主题活动。五是优化残疾人家庭健康服务。建立残疾人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培养残疾人家庭健康指导员,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在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文化、体育、维权、无障碍改造等多方面推进家庭健康。特别是残疾人家医签约工作,打造了以残疾人为核心的签而有约服务圈,创造性探索出多部门参与的共建共享残疾人家庭健康治理新模式。
树立健康家风,培育健康家庭。一是积极落实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中国计生协“孕妈萌宝小鸟餐”“健康家·味道”“晒晒我的美丽庭院”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舌尖健康·美丽庭院·运动风采”主题摄影展,展出优秀照片150幅。开展“三减三健”“科学育儿”“好家风·健康行”等主题线上知识问答活动。二是开展健康家庭示范创建活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北京市健康家庭示范创建活动,全区总计参与近1800户,提前完成创建目标。三是制作发放家庭健康宣传品。区计生协制作家庭健康服务包400个,家庭健康主题展板30多块,家庭健康、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宣传折页10万份等,积极倡导健康知识进万家。
顺义: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关爱服务全覆盖
北京市顺义区计生协坚守服务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的职责使命,紧紧围绕计生特殊家庭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完善计生特殊家庭救助制度,积极聚拢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实现计生特殊家庭3项服务项目全覆盖(家政等服务全覆盖、住院护理险全覆盖、大病救助全覆盖),切实解决了计生特殊家庭面临的困难,使他们生活上得到照料、身体上得到救助、精神上获得慰藉。
家政等服务全覆盖,精准实施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关爱服务
顺义区计生协通过对全区计生特殊家庭开展一对一的家政服务,建立计生特殊家庭居家养老支持体系。近几年来,顺义区每年投入资金用于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提供每月1次的保洁、理发和全年1次集中送餐等家政服务。在生活保障、养老照料上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可行模式,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成员提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增强独立生活能力、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的养老照护服务。
住院护理保险服务全覆盖,多渠道筹集资金解除老人困境
近年来,顺义区计生协不断完善大病医疗、精神慰藉等政策,发挥保险行业优势,助力居家社区养老,积极探索“保险+健康=服务”的创新模式。顺义区计生协与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合作,推出了住院陪护险,制订了顺义区所有计生特殊家庭住院陪护保险津贴方案,实际化解了他们因意外伤害、住院等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无人照料的困境,深受计生特殊家庭的欢迎。
大病救助全覆盖,促进健康家庭建设
顺义区计生协以健康家庭建设为重点,聚焦家庭,精准扶贫,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救助部分大病计生特殊家庭,建立镇村对计生特殊家庭老人的24小时双岗联系人制度,开展医院就医“绿色通道”,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提升家庭成员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的水平。重点组织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和贫困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给予扶贫关爱项目倾斜,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顺义区计生协每年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建设、维护街镇级“暖心家园”。利用区级和街镇级“暖心家园”为计生特殊家庭搭建关怀抚慰、服务管理的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天竺镇68岁的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刘先生,在2021年3月查出慢性肾病5期、慢性肺疾病、心脏病、腔隙性脑梗死等十余种疾病,急需住院进行血液透析。由于医院床位紧张,刘先生的爱人张女士第一时间与双岗联系人沟通,并寻求帮助协调住院治疗等事宜。经计生协工作人员联系协调,患者顺利住院治疗。顺义区计生协及时为病患家属送上大病救助金,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来到刘先生家中,经过简易的手续完成报销。同时,天竺镇计生协组织家庭医生定期到其家中为张女士进行体检。二位老人非常感谢计生协的关怀关爱,认为计生协实实在在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房山:让“向日葵亲子小屋”温暖惠及更多家庭
北京市房山区共有中国计生协“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点2个,分别位于拱辰街道宜春里社区和张坊镇北白岱村,布局安排主要考虑“城村兼顾、典型引路”。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
3年来,房山区计生协按照中国计生协印发的“向日葵亲子小屋”管理办法和设计方案,结合房山区实际,制订了《亲子小屋管理制度》《亲子小屋安全制度》等管理规范。“向日葵亲子小屋”坚决落实公益性、科学性、便利性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每周面向辖区内0—3岁婴幼儿家长免费开放,让婴幼儿家庭实实在在享受服务,普惠性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水平
强化辅导员和老师教学水平。通过组织观看0—3岁婴幼儿教育视频、书籍,前往大型早教机构学习教学方法,定期开展教学心得交流会等方式,提高亲子小屋辅导员和老师的专业水平。
精心设计亲子特色课程。每次课程会根据婴幼儿年龄特点设计。老师们通过备课、试教、总结、反思等一系列环节,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内容丰富的特色课程。
开展特色活动,成果落地见效
“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点启动实施以来,3年共组织217次活动,服务了2248组次家庭。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亲子课堂、家长大课堂、亲子DIY烘焙、亲子传统文化实践、亲子运动会等。
1.由教师带领家长、孩子一起通过亲子课堂活动,在音乐、律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亲子快乐时光,增强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具体活动为手工折纸、趣味涂色、黏土DIY、彩绘晕染、水彩绘画等。
2.家长大课堂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家长讲解安全、健康、养护、心理、急救等知识,培养家庭树立正确、科学的育儿知识理念。同时建立亲子小屋交流群,分享科学育儿经验。
3.亲子DIY烘焙内容为桃酥烘焙、饼干烘焙、蛋糕烘焙。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增进亲子间、家长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社区与家庭之间的凝聚力。
4.亲子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包括木艺手工实践、扎染手工实践、彩绘手工实践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家长和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亲子陪伴观念,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5.亲子运动会包括亲子双人跑、青蛙跳、毛毛虫、石头剪刀布、滑雪道等亲子运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运动中获得健康、积极、愉快的体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游戏中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增强了孩子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身体和心智得到了健康发展。
6.手拉手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为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结成“一对一”手拉手好伙伴,通过“向日葵亲子小屋”开展的田园种植、强军梦、我是小厨师等活动,引导双方家庭在生活、教育上互相帮助,共同健康成长。
3年来,“向日葵亲子小屋”已在婴幼儿家庭中深入人心。通过亲子运动、亲身经历、亲手体验等自然养育课程,使孩子们积极学起来、动起来,家长们也越来越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早期教育活动中,使亲子关系更密切、家庭氛围更融洽。
密云:多措并举树婚育文化新风
北京市密云区被确定为中国计生协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以来,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开展新时代婚育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科学谋划,把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纳入工作重点
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区卫生健康委认真履行密云区青少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将弘扬健康婚育文化纳入《密云区落实北京市“十四五”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任务分工方案》,区计生协主动作为,出台《密云区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与区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家庭发展科紧密配合,先后印发通知,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要点和对镇(街)的年度绩效考评,将计生协工作情况纳入对村级计生专干的考核范围并与工作补贴挂钩,区级每季度对各镇(街)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指导,镇(街)对村级计生协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和年度考核。
多措并举,掀起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热潮
1. 加强阵地建设。一是累计创建“会员之家”404家,做到了有协会组织的地方就有会员之家,利用会员之家大力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工作。二是建立“向日葵亲子小屋”4家,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和家长课堂,在密云区医院保健科打造医育结合“向日葵亲子小屋”样板。三是建立0—3岁科学育儿群360个,入群婴幼儿家庭6840户,传播科学育儿知识42期。四是与妇儿工委、民政局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点,开展婚前孕前健康检测、优生优育咨询指导和婚育文化宣传等服务。
2.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按照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各镇(街)、村(居)计生干部参与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员培训,组建了一支近500人的新型婚育文化宣传队伍。二是以北京市城市协管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将村(居)计划生育宣传员队伍纳入镇(街)协管员队伍进行规范管理,形成部门业务指导,镇(街)管理使用的高效运行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密云区计生协投入经费在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建立计划生育术后关爱咨询室,采取面对面咨询指导的方式,宣传优生优育知识,落实科学避孕措施,保护女性生育力。同时,与示范托育机构合作,开展“爱育未来 幸福陪伴0—3岁科学育儿进万家活动”,开展亲子活动24场,录制辅食制作课程24期,累计受益1.2万个家庭。
2023年,密云区计生协在开展“5·29会员活动日”主题宣传服务活动中,以“倡新时代婚育文化 助家庭和谐幸福”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3场,参与300余人次,镇(街)计生协共开展宣传活动47场,参与4275余人次,村(居)计生协共开展宣传活动224场,参与10000余人次。此外,还开展了新时代婚育文化作品征集活动,选送优秀作品参与北京市计生协评选活动,7个作品获得市级通报表扬,密云区计生协荣获优秀组织奖。
怀柔: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市怀柔区计生协成立近3年来,紧紧围绕区域青少年家庭的实际需求,重点依托“青春健康教育基地”,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深化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了有效服务,助力青少年家庭幸福和谐发展。
持续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怀柔区计生协以“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怀柔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为活动主阵地,持续投入资金加强软硬件建设。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团体培训、科普展览、测试咨询等5大功能区22个功能室。有在编工作人员6名,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三级心理咨询师2名、医师2名、护师1名,骨干师资先后接受青春健康主持人培训,持有儿童沙盘治疗师、家庭教育心理顾问等证书。
近年来,怀柔区计生协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方式不断提升基地的服务能力。“请进来”:一是通过热线电话、微信群等在线服务系统解答青少年和家长咨询的问题;二是利用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等功能室和专业仪器设备,接待青少年及家长的面询;三是利用团体培训室开展家长沙龙小团体辅导;四是利用青春知识科普展厅,提供心理健康知识、青春期知识的科普宣传场地。“送出去”:充分发挥师资团队的专业化优势,把好的课程体系和知识资源带到群众身边。
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满足群众不同需求
精准对接需求,全方位提供线下服务。一是开展青春健康咨询,引导青少年家庭和谐发展。根据青少年家庭的实际需求,开展一对一、亲子、家庭等形式面询,解答青少年青春期困惑、亲子沟通等方面问题,有效帮助青少年和家长消除心理困惑,引领青少年家庭健康、和谐发展。二是举办家长沙龙活动,针对共性困惑集中辅导。有针对性地举办“家长沙龙”小团体辅导活动。先后举办“第三选择与家庭会议”“自我成长,快乐相伴”“孩子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等主题的家长沙龙活动,融合咨询、访谈、冥想、家排、个案分析、个体疗愈等专业技术,引导家长自我成长,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影响和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三是开展青春健康参观体验活动,为青少年普及青春健康知识。通过学校、社区的预约,接待广大青少年参观体验学习,充分利用青春健康科普知识展区的“红色警戒”“青春真谛”“绽放花蕾”“初夏阳光”“生命奥秘”等展室、展厅,由专业老师为广大青少年讲解青春健康、心理健康等知识。四是送课进基层,提升群众获取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持续开展健康教育“五走进”系列送课活动,即“走进校园”“走进机关”“走进村居”“走进企业”和“走进特殊人群”,将知识传播与个体咨询引导有机融合。
扩大服务覆盖面,高质量提供线上服务。一是通过咨询热线答疑解惑。对外公布2条咨询热线,在工作日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青春健康咨询、答疑服务。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了及时、便利、有效的支持。二是通过网络渠道推送健康知识。通过“父母沙龙”微信群等网络形式,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在线咨询;推送“孩子磨蹭怎么办”等为主题的健康教育链接200余个;编创、录制青少年家庭教育为主要话题的视频223个,在“父母沙龙”微信群、抖音平台、微信视频号等同步推送。三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授课活动。先后在500人的家长微信群、抖音平台、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媒体举办“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停课不停学”等主题直播课8期,服务青少年、家长和教师1500余人次。
来源:《人生》杂志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