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协会之窗/ 正文

重庆:建立完善“234”工作机制 做实做细计生特殊家庭关怀扶助

近年来,在中国计生协悉心指导下,重庆市计生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建立完善“234”工作机制,做实做细计生特殊家庭关怀扶助工作。

一、聚焦现实困难,建立两项政策保障机制

针对计生特殊家庭经济、养老、住房等现实困难,一是实行扶助金动态调整。通过定期抽查随访,了解落实情况,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及时动态调整政策措施。2014年起,每两年动态调整一次特别扶助金。特别扶助金由每年发放一次调整为每半年一次,及时纾困解难。二是推动部门协同联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更多扶助政策,联动开展帮扶工作。如落实优先入住养老院政策;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人员免除基本丧葬费;优先保障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分配公租房;落实计生特殊家庭一次性养老保险金补贴。渝北区将年满60周岁以上计生特殊家庭人员优先纳入居家养老对象,政府全额兜底补贴;江津区协助计生特殊家庭实施C级、D级危房改造;九龙坡区逐步推进优先解决计生特殊家庭公租房,实行租赁补贴。

二、聚焦看病就医,落实三项医疗保障机制

针对计生特殊家庭“看病难、看病贵、无人看护”等问题,一是落实就医“绿色通道”。及时将计生特殊家庭人员信息录入公立医疗机构挂号系统,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确保挂号、缴费、检查等各环节享受优先便捷服务。针对计生特殊家庭手术无人签字的问题,出台文件规定“经主治医师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人的批准后即可实施手术”。二是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签约家庭医生作为计生特殊家庭固定的联系人之一,入户开展宣传咨询、心理疏导、健康评估、用药指导、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探索对计生特殊家庭人员实行“5+1”家庭医生团队签约(1名区级专家、临床医生、公卫医师、乡村医生或社区护士、村社干部),开展优先预约门诊、疾病筛查、转诊、健康评估等“四优先”服务。三是落实住院护理保险服务。牵头实施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实现投保全覆盖,包括住院护理补贴,意外身故、意外伤残赔付,住院医疗费用二次报销,得到计生特殊家庭一致认可。

三、聚焦日常照护,完善四项扶助保障机制

针对计生特殊家庭日常生活缺少照护的情况,一是完善“3+X”联系人制度。明确1名县乡联系人、1名村(社区)联系人、1名医务联系人以及特约联系人。结合本人意愿,每两个月至少1次入户走访谈心,实时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提供服务等。采取第三方测评、电话随访等方式,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通报,将“三个全覆盖”纳入区县年度考核内容。二是打造一批“暖心家园”。各区县以“暖心家园”为平台,常态开展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兴趣培训、棋牌娱乐等活动。2023年全市开展集体庆生、共度节假、文体娱乐、户外学习参观、郊游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暖心家园”已成为计生特殊家庭心灵栖息和相互慰藉的港湾。璧山区整合资源,与社区养老服务站共建“暖心家园”,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长期稳定的交流活动场所。三是抓实走访慰问。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出台文件,对走访慰问的参与人员、频次、内容和标准进行规范,完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将计生特殊家庭纳入各级党政领导重点慰问对象,实现春节走访慰问全覆盖。四是深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全市建立标识、名称、服务内容和管理办法“四统一”的“爱馨志愿服务队”,共计37支队伍1791人。各区县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帮扶形式,开展心理慰藉、法律援助、家庭应急、文体活动等服务,拓展服务半径。如巴南区2023年投入资金为计生特殊家庭人员提供“一对一”志愿服务。北碚区建立“结亲”制度,鼓励大学生、军人以及企事业单位青年、志愿者等与计生特殊家庭结对帮扶,成功组建“真情家庭”23个,以互助互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内涵。

来源:《人生》杂志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