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深圳 播撒生育关怀的阳光

 
深圳 播撒生育关怀的阳光
文/曹怀新 摄影/张丽梅 刘建忠
   
 
    深圳,给人的感觉是灵动的。

    深圳是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又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时的落脚处。当我们站到深圳的土地上,那种灵动的感觉更加强烈。这是一个青春勃发的新兴城市,方方面面都在对世人昭示着它的勃勃生机。人生杂志社此次采访深圳市计生协和下属各协会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诸多事迹,让人触摸到这个城市青春脉搏的律动。
    深圳市的计生工作一直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其青春健康项目在计生系统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一定声誉。2006年就曾在深圳召开过全国青春健康现场经验交流会。此后,中国计生协联合十部委启动生育关怀行动以来,深圳作为全国生育关怀试点城市之一,其出色、出众之处众所周知。深圳市计生协专职副会长王小俊,似乎知道我们并不满足已经掌握的情况,一见面就开宗明义地说:“这一次凡是以前看过的都不叫你们看了,拿出手的都是新东西。”


罗湖,不同凡响的“亲情桥”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成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80%的人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巨大的流动人口打工潮,给深圳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同时也给计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而其中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流动人口的流出地,面临的压力很大,解决起来也十分困难。而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深圳,本来可以不必为这一问题“操心”,但是他们没有把目光仅限于自身所在的深圳市,而是从大局出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视野出发,利用深圳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伸出手,着手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难题。深圳市罗湖区搭建的“亲情桥”最具典型意义。
    我们来到罗湖区东门街道计生协的亲情桥活动中心,一个叫刘善普的协会志愿者,详细地讲述了亲情桥的建立情况。刘善普在回山东老家时,亲身感受到那些家乡的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呵护与教育,进而从心理上渐渐疏远父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子不教,父之过”,回到深圳后,他决定为留守儿童在深圳的家长开办培训班。他的想法与做法很快得到了市、区、街道计生协的全力支持。对异地计生家庭留守儿童实施关怀关爱,成为罗湖区开展生育关怀的重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亲情桥”拓展为三个组成部分,除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培训班外,再就是给外来务工的计生夫妇发放“亲情通”电话卡,凭卡每周可与家乡的子女免费打一个小时的电话;第三就是组织留守儿童免费来深圳参加亲情桥夏令营。创造打工家长与留守儿童的团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李智,陕西汉中人。他来深圳11年,儿子叫李海东,13岁。参加亲情桥活动感触很深,受益很大。没有接受培训之前,他对孩子只知道给钱,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比如学习,他说:“我们做家长的,给了孩子钱,孩子你就得好好学。根本不知道要与孩子进行亲情的交流和沟通,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接受培训之后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孩子跟我距离上相隔很远,可心理上却拉得很近了。以前他的学习成绩中等,现在全县十几个班,他名列前茅。”
    游大春,湖北武汉人。她来深圳工作9年,有一个男孩,15岁了。她在亲情桥收获最大的是懂得了“五减二等于零”的道理。就是说每周孩子在学校上学5天,这5天是由学校老师给予的书本知识教育,余下的两天,必须要家长来肩负亲情和道德教育,教育孩子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减掉这两天亲情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等于零,是失败的。游大春每次打电话跟孩子聊天,先让孩子把生活中、学习中的委屈和不痛快的事情都倾诉出来,然后跟孩子聊天,加深感情。孩子的性格从内向走向开朗……
    在活动中心,在与家长和工作人员的谈话中,我们听到了几个动人的故事。
    亲情桥组织的留守儿童深圳夏令营,是最受孩子欢迎的活动之一。计生协会为孩子和家长共同参加的夏令营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互动晚会上,主持人让每一个孩子走到台上说出一个自己最大的愿望。有个孩子说:“我最大的愿望是长大了做一个建筑设计师,造一所大房子,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家人住在一起。”孩子的话让在场的大人们都沉默了,留守的孩子常年与家长分居两地,在孤独中望眼欲穿地盼望与父母团聚。他的愿望,也是全国各地所有留守儿童的愿望,他的话让在场人们听了心酸,如果不是亲情桥给了孩子这样的机会,许许多多孩子积压在心里的真心话,是没有机会表达出来的。
    有的孩子说:以前以为爸爸妈妈把他撇在家里,到深圳自己享福,所以只要一和父母通电话就在电话里要MP3、要最时尚的手机、要高档消费品。“不给我买,老了不养你们。”孩子的心,在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中由于缺乏亲情、缺乏关爱,而发生了扭曲;到深圳后他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打工很辛苦,为了养活他很不容易。他对父母说,“以后我回到老家,要替你们分忧,要照顾好爷爷奶奶……”亲情桥让孩子从对父母不理解到理解,从被遗弃感中走了出来,从一个被照顾的对象,到主动想去照顾别人,这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还有的孩子参加了深圳计生协组织的夏令营后,回到家乡让很多小伙伴们羡慕,问他:“为什么你能参加深圳夏令营,而我们就没有这样的福气?”他自豪地说:“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响应计划生育号召,我才有资格。”那些非计生家庭的孩子回家还跟家长闹情绪,责问家长为什么不搞计划生育。
    亲情桥如同一场春雨,让孩子们干涸而幼小的心灵得到了雨露滋润,饥渴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对亲情桥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个孩子说:“我的愿望是长大了挣100万,拿出50万给亲情桥,让和我一样的少年儿童都能与爸爸妈妈在亲情桥相聚。”
    亲情桥从精神上、心理上拉近了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让孤独的孩子不再孤独,让痛苦的父母不再痛苦。夏令营的互动晚会上,一个来自陕西的14岁男孩站在台上说:“我的最大愿望是希望爸爸能抱抱我。”主持人对他说:“你的爸爸就在台下,你为什么不走到他面前让他抱一抱你呢?”孩子走了过去,父亲紧紧地把儿子抱在怀里,他们不仅需要感情的互相慰藉,也渴望肢体间的触摸。孩子哭了,父亲也哭了。


龙岗,暖心贴心的“孕妈咪驿站”

    龙岗区坪山街道计生协“孕妈咪驿站”众口皆碑。计生协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企业孕妇多为外来流动人口,缺乏相应的生殖健康保健知识,他们及时发现了这一群体的问题,并给予充分的关爱。他们与企业单位沟通后取得共识,共同制订措施与实施方案,使生育关怀的阳光雨露照亮了这一群体。
    我们来到亮信灯具有限公司的职工宿舍,这里的企业老板,经计生协的协调努力,在打工女工宿舍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拿出4个房间用以建立孕妈咪驿站,保证怀孕女工脱离拥挤的集体宿舍,住进两人合住的孕妈咪驿站。宿舍里的条件就像是饭店的标准间,窗明几净,阳光灿烂,温馨如家。住在这里的女工告诉我们,孕妈咪驿站为她们在孕期提供了“12345系列服务”:由计生协出资每天免费提供一盒牛奶;两次出生缺陷筛查和艾滋病病毒检测;三个爱心呵护硬件,即免费配备电磁炉、电热水器、磁卡电话;四份学习资料,如保健知识宣传画、优生优育宣传资料、孕期保健知识光盘、快乐孕妈咪服务册;五项优生优育指导,如开展每月一次孕期保健指导、选择生产医院指导、产后保健与避孕指导、优育指导及办理独生子女证指导。
    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农村的劳动妇女,在深圳的企业里率先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而它的实现,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深圳计生协。两位女工对孕妈咪驿站提供的免费服务发自内心地感到满足,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们在石井社区的孕妈咪驿站也看到了这种幸福的表情。30多平米的房间布置得敞亮而又温馨。书柜里是有关孕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书籍,墙上是宝宝和妈妈们的照片与招贴画,隔开的玻璃房里摆放着用于孕期体检的医疗仪器。五六个怀孕妇女,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有的在交流手工技艺,有的在看书。我们来到她们中间,与两个坐得近的孕妇攀谈起来。她们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广西,对这里的孕妈咪驿站充满了感情。川妹子高兴地憧憬说:“我有这样好的运气,怀孕享受这样好的条件,要是如我所愿,生个女孩,她一定十分漂亮。”

    孕妈咪驿站成立一年多,已有73人获得这样的关爱,40多人已经做了妈妈。广西的准妈妈说:“这里真好,即使回老家也没有这样好的条件,真心感谢深圳人,真心感谢计生协会。”
    在孕妈咪驿站,细节的力量往往最能打动人。当这些孕妇在驿站得到最好的呵护,迈进产房之前,深圳龙岗街道计生协送出的最后一个礼物让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计生协的同志们把孕妈咪驿站做得像一篇有滋有味的文章,最后的结尾出人意料,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我们的请求下,坪山街道计生让我们看到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笔──一个精致的绣花襁褓包被。包被别出心裁,在一个角上特地设计了婴儿的帽子,帽子上绣着“孕妈咪驿站”的字样。包被像一个温暖的怀抱,在母亲肚子里被驿站呵护了10个月的孩子,来到世间,除了母亲之外,第一个拥抱他的仍然是孕妈咪驿站。
    孕妈咪驿站被深圳的许多媒体誉为最具创意的活动,分管计生工作的党工委副书记李绍立说:“这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的善事、好事,我们支持。”一些深圳居民羡慕地说:“我们户口在这里还没有享受到如此温馨的服务。”深圳计生协已经做出计划,把服务延伸至深圳“户籍居民”。可以想象,这种别开生面的孕妈咪驿站,将会在深圳市全面开花,那将是一幅多么和谐美满的幸福景象。
盐田,“消灭计生家庭零就业”
    在深圳,怎样把生育关怀做深、做细是深圳计生人寻找突破点的特色。盐田区计生协开展的“家庭自立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帮扶计划生育家庭的根本点在于解决就业问题。各个街道通过调查摸底,搞清了哪些计生家庭还处于“零就业”状态,将他们列入计生目标管理,推出“家庭自立工程”,并配合“助学奖教”活动,对这些家庭进行帮扶。
    盐田区海山街道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筹集资金与特困独生子女结对,成为他们的“爱心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生活上给予长期的帮扶与关爱。一位吴姓单亲父亲带着一个患病的儿子,父子两人靠他摆小买卖为生。为给孩子治病,他花光了多年的积蓄,不得不经常借债维持孩子的生活与上学。社区计生协通过多种渠道帮他募集资金,解决困难。2008年,孩子考上了大学,社区计生协又发动多个部门和协会会员,共同为他解决了孩子的学费问题。
    盐田区的“家庭自立工程”的目标是,不让一个计生家庭存在“零就业”。为此,他们创建了“海山街道就业基地”和再就业一条街,3年之中共为辖区263户人家391位失业人员解决了就业岗位。凡是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100%实现了再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真正做到了计生家庭消灭零就业,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计生家庭的生活出路问题,为建设和谐社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结束深圳之行的时候,我们爬到了盐田区的一座山上,放眼望向大海,那灵动的感觉再次浮现出来。深圳人真是了不起,生育关怀在全国推开之后,他们用富有创意的头脑,在协会发展的事业上开创了许多新做法和新路子,他们再次走在了前面。站在这里,我感到,这座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新兴城市,似乎正在张开温暖的胸怀去拥抱大海。这座城市近年来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故事正在发生,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中国计生协会在深圳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