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关怀在紫云
生育关怀在紫云
文/摄影/曹怀新
紫云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麻山腹地,是个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全国50个贫困县之一,也是贵州唯一一个全国“生育关怀”项目试点县。紫云的人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80%以上的群众靠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来维持生存。这样贫困的地方,生育关怀项目在此落地,如何实施?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既吊人胃口,又不免让人为他们担心。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的脚步,探进了紫云县的深山老林。
紫云自治县有5镇7乡229个村(居)34.99万人,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有已婚育龄妇女8万多人,全县2280平方公里的国土多为石山区、深山区,贫困面宽(占人口1/3),贫困程度深。基本没有工业,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4000万元。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要开展生育关怀,其资金投入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生育关怀项目启动之后,计生协配合政府整合资源,协调农业、林业、民政、畜牧等部门整合资金90多万元。
甄士新秘书长苦笑着告诉我:“我们这里贫困程度很深,90万元对发达地区可能不是个钱,但对我们来说,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个数,我们只能是因地制宜,协调各部门在原有投入上向生育关怀对象进行倾斜。所以‘整合资金’这四个字是有一定含义的。真正下拨和筹集到的资金只有30多万元。”我沉默了,30万对一个深度贫困的县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甄秘书长好像看出了我的忧虑,笑着说:“因为我们贫困,这个钱对别人来说不算是钱,对我们来说还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好钢用在刀刃上,这点钱用得好,就一定会见到成效。”
在王荣军家的新房子前,他和他的妻子、小女儿高兴地让我为他们拍了照,胡会长问他有了两个女儿不要儿子后不后悔?他说不后悔。
乡计生协的同志说,农民群众把生育关怀带来的恩惠都归结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感恩之心从汶川地震救灾捐款就可以看出来。新池寨子最多的捐了2000元,最少的却也是最感人的,捐了1.5元。
那是全村最穷的身有残疾的朱明亮。
苗家有句俗话形容穷:“穷得连盐巴都买不起”。朱明亮就是这样的情况,他淳朴老实地说:“钱虽不多,但可以让灾区人民买一包盐巴”。听到这里,我心里一热,眼睛模糊了。
第二天的山路依然是那样的颠簸,依然是九曲十八弯地翻山越岭。在猴场镇克座村,当地的计生干部讲不好普通话,只好由胡会长介绍。去年,这个村因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而全省出名。被洪灾袭击的克座村,让全省人牵肠挂肚。
受灾的计生家庭房屋过水,损毁严重。在生育关怀行动中,计生协及时向受灾最严重的计生家庭提供了帮扶款项,使他们平安渡过难关。我们来到被帮扶的谢顺荣家,双女户谢顺荣性格开朗,勤奋而肯于钻研,生育关怀的帮扶资金,不仅帮他重新盖起了新房,还让他投入2000元用于兰花养殖,并且成效显著。养殖兰花前,四口之家年收入只有1200元,而养殖兰花之后,谢顺荣全年收入8000元,初步实现了脱贫。克座村贫困计生户发展多种经营种植兰花而脱贫致富的远不止谢顺荣一家,许多计生家庭已经形成兰花养殖规模。谢顺荣说到此,谦卑地伸出小拇指说,自己比起人家,只是个小指头。村里种植兰花的家庭已经成立兰花养殖协会,计生协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在计生协的帮助下,许多计生家庭已经走上致富的道路。
站在谢顺荣的兰花棚里,甄秘书长感慨地说:“随着紫云的发展,将来我们有了钱,我们还会干很多的事”我点点头说:“我相信,解决了资金问题,可能这里的生育关怀工作将会更好。”甄秘书长摇摇头说:“这里的计生工作最难的还不仅仅是资金,还有许多发达地区想象不到的困难,语言障碍、风俗习惯、传统观念等等,要改变起来的确不容易。”
胡会长接过话来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一年正是国家实施‘降消’项目第五个年头,降消项目是国家为保障孕产妇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投入一定的资金,保证每一位孕产妇在怀孕期间能得到医护人员监测管理,分娩时到医院分娩,确保母婴安全。这是一项国家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我下基层到一个苗家寨子里,这个寨子35岁以上的妇女听不懂汉话。这样的村寨,在我们县将近1/5,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向一个38岁的苗族孕妇罗二妹解说到医院里分娩的好处,她一边听一边点头,偶尔用目光看看村医,原来,她根本就没听懂我的话,没办法,在离开时,我再次请村医把我的意思传达给她。三个月过去了,一天我接到县妇幼保健站报告,有一例孕产妇死亡。”
“接到报告后,我组织了死亡病例调查。我们步行3个多小时,走进了一个很熟悉的村寨。这地方我应该来过,村医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我马上认出他,他告诉我,这个孕产妇就是上次我来督导时面对面宣传的罗二妹。死亡原因是产后大出血。罗二妹本想住院分娩,但快临产时,她婆婆说,生孩子是瓜熟蒂落的事,农村女人生孩子没到医院,孩子照样生下来,没那么娇气,连分娩都是她婆婆接生的。村医赶到时,看到罗二妹在最后一刻使劲地想挣扎起来看看刚出生的小婴儿还有她十岁的女儿,眼角流出了绝望的眼泪……后来我了解到,在许多少数民族交通不便的村寨,孕妇临产时村民很忌讳用自己的车子拉产妇,男人们忌讳抬产妇,都怕产妇在路途中分娩,分娩中的血会带来晦气……”
胡会长的故事深深地震动了我,紫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民族习惯、传统观念等等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计生工作愈加困难。在资金紧缺的条件下,我眼前的这些计生工作者能把生育关怀项目做到如此地步,实属不易。
胡会长接着说:罗二妹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感受悲哀和震动的同时,也成为我们克服困难、改变现状、推动计生工作深入开展的动力。特别是生育关怀行动启动之后,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在机制上对落后地区大力宣传,用血的教训教育那些持有落后生育观念的人们。计生协与卫生部门携手,加强监控,加强设在每个村寨的卫生室建设,对怀孕妇女进行全程监控,定期进行孕期检查。预先组织好人力物力,保证需要时让所有孕产妇都在医院分娩。自从生育关怀行动开展以来,像罗二妹这样的孕产妇在自家分娩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生育关怀”不仅杜绝了悲剧的发生,而且促使深山老林中的群众逐渐建立起科学的生育观念,其功致远。
紫云的采访结束了,梳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可谓百感交集。脑海里不断闪出一个个朴实的面孔:白岩乡新池村苗寨那个朴实的王荣华,仿佛不断对我重复着:“生育关怀,给我们带来的是春风雨露。”
是的,中国计生协提出的“生育关怀”在紫云落地,计生群众除了得到一定的物质帮扶,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已经在发生改变。